知識社群登入
最浪費時間的一件事就是太早放棄
1樓

最浪費時間的一件事就是太早放棄

人們經常做了九十%的工作後,放棄了最後可以讓他們成功的十%。這不但輸掉了開始的投資,更喪失了經由最後的努力而發現寶藏的喜悅。


如果你參觀過開羅博物館,你會看到從圖坦‧卡蒙法老王墓挖出的寶藏,令人目不暇接,寵大建築物的第二層樓大部分放的都是燦爛奪目的寶藏:黃金、珍貴的珠寶、飾品、大理石容器、戰車、象牙與黃金棺木,巧奪天工的工藝至今仍無人能及。但很少有人知道,如果不是霍華德‧卡特決定再多挖一天,這些不可思議的寶藏也許仍在地下不見天日。

一九二二年的冬天,卡特幾乎放棄了可以找到年輕法老王墳墓的希望,他的贊助者即將取消贊助。卡特在自傳中寫道:「這將是我們待在山谷中的最後一季,我們已經挖掘了整整六季了,春去秋來毫無所獲。我們一鼓作氣工作了好幾個月卻沒有發現什麼,只有挖掘者才能體會這種澈底的絕望感;我們幾乎已經認定自己被打敗了,正準備離開山谷到別的地方去碰碰運氣。然而,要不是我們最後垂死的一錘努力,我們永遠也不會發現這遠超出我們夢想所及的寶藏。」

  霍華德‧卡特最後垂死的努力成了全世界的頭條新聞,他發現了近代惟一一個完整出土的法老王墳墓。

  最浪費時間的一件事就是太早放棄。人們經常做了九十%的工作後,放棄了最後可以讓他們成功的十%。這不但輸掉了開始的投資,更喪失了經由最後的努力而發現寶藏的喜悅。很多時候,人們會開始一個工作,學習新的技藝,然後就在成果出現之前失望地放棄。通常,任何新工作都有一段你懂得比周圍人少的困難階段。剛開始每件事都要掙扎,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最初有壓力的工作就會變得輕而易舉了。你可能記得嘗試學另一種語言的情況。如果你學了幾個月就放棄,你學的多半遠不夠讓你運用自如;但只要再多過幾個月或幾年,你也許就可以開口談話、看書、看報紙了。

  人們一生中的許多時間,常在跨過乏味與喜悅、掙扎與成功的重要關卡之前就放棄了。查理斯‧舒爾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說,他不是一夜成名的人,即使在他出版了有名的《花生米》漫畫之後,「《花生米》不是立刻就造成轟動,那是一段漫長艱辛的過程。大概過了四年之久,史努比(漫畫中的主人公)才受到全國的矚目,而真正建立地位則花了長達十年的時間。」

  當哥倫布在沒有航海圖指引航向的情況下風雨兼程,航行在洶湧險惡的大西洋上之時,他並不知道最終會駛向何處,但他在他的航海日誌上寫道:「今天,我們繼續按西南偏西航行。」毫無疑問,哥倫布全身心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他的確相信自己的航線是正確的,他終將達到目的。

  同樣毫無疑問的是,他一定也有過絕望的想法,他將永遠無法完成宏願,在惡浪滔滔的海上永遠無休止地顛簸飄蕩,直到有朝一日葬身海底。更糟糕不過的是,風浪的襲擊損壞了他的船舶,一些船員為保性命,圖謀反叛。面對嚴酷的現實,哥倫布的信念是否動搖過,希望是否喪失過呢?可以想像他一定有過絕望的時候。

  然而,儘管蒙受挫折和失敗,面臨生死考驗的緊急關頭,一度處於絕望的境地,但哥倫布最終還是鼓起了勇氣,屢屢揚起勇往直前的風帆。他清楚自己必須堅持下去,他內心堅毅勇敢。當我們的事業面臨即將失敗的危難時刻,我們一定要堅定轉敗為勝的成功信念。如果你在狂風巨浪的海面上連連受挫,眾叛親離,迷失方向,目的地遙遙無期時,能否奮然而起,堅定而又明確地樹立起信心?

  我們必須像哥倫布那樣在一張紙條上寫道:「今天,我繼續航行。」並且以此作為座右銘,必須這樣做,是人生事業成功的責任感要求我們非這樣做不可。

 

(本文節錄自張智傑著,《當人生強者的13條理念-找回你被偷走的強者人生》,大邁文化出版,2013年,頁206-20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