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登入
在苦難中超越自己
1樓

在苦難中超越自己

    痛苦終將過去,而美麗終會留下。許多人不敢相信苦難會有到頭的一天,但是如果我們能「捨棄」那個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的可怕想法,用勇敢去跨越困境,那麼再大的痛苦都會過去,如此一來,也就可以在痛苦中超越自己。

想要生命盡在掌控之中,是件非常困難的事,但很多災難在事過境遷之後,回頭看它,會發現它並沒有當初看來那麼糟糕,這就是生命的成熟與鍛練。

學著與痛苦共舞,才能看清造成痛苦來源的本質,明白生命內在的真相。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學到了該學的功課。

山中鹿之助是日本戰國時代有名的豪傑,據說他時常向神明祈禱:「請賜給我七難八苦。」

很多人對此舉都是很不理解,就去請教他。鹿之助回答說:

「一個人的心志和力量,必須在經歷過許多挫折後才會顯現出來。所以我希望能借各種困難險厄,來鍛練自己。」

一般人對神明祈禱的內容都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不外乎是利益方面。有些人祈禱更幸福,有人祈禱身體健康,甚至賺大錢,卻沒有人會祈求神明賜予更多的困難和勞苦。

因此,當時的人對於鹿之助這種祈求七難八苦的行為,不給予理解,是很自然的現象,但鹿之助依然這樣祈禱。他的用意是想通過種種困難來考驗自己,其中也有借「七難八苦」來勉勵自己的用意。

鹿之助的主君尼子家,被毛利家所滅,因此他立志消滅毛利家,替主君報仇。但當時毛利家的勢力正如日中天,尼子家的遺臣中,膽敢和毛利家為敵的,可說少之又少。

許多人一想到這是毫無希望的戰鬥,就心灰意冷。可是,鹿之助還是不時勉勵自己,鼓舞自己的勇氣。或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他才會祈禱賜予七難八苦。

一般被喻為英雄豪傑的人,他們的心志並不見得強韌得像鋼鐵一樣。許多偉人也有過一段內心黑暗的時期,甚至有的曾因此,覺得前途無望。

許多人不敢相信苦難會有到頭的一天;也因為這麼想,所以他們只會在苦難中越陷越深。

所以如果我們能「捨棄」那個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的可怕想法,用勇敢去跨越困境,那麼再大的痛苦都會過去,如此一來,也就可以在痛苦中超越自己。

 

(本文節錄自檸檬公爵編著,《捨不得-捨得,是一種用金錢買不到的獲得》,廣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頁51-5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