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
登入
中文(台灣)
English(US)
Q&A
線上人數:
11
陳玫君老師教學資源網
社群功能
社群首頁
文件區
(45)
精華區
行事曆
活動
討論區
(155)
即時塗鴉牆
問卷
相簿
(11)
文件分類
[
總覽
]
未分類
(21)
修辭
(1)
國學常識
(1)
高二愛照片
(1)
社群資訊
訪客: 56390
文章: 45
討論: 155
公告: 2
容量: 剩餘
2.6 MB
(1000 MB)
閱讀權限: 開放
分類:
國文科 / 陳玫君老師教學資源網
版主: 陳玫君
副版主: 無
位置:
陳玫君老師教學資源網
>
討論區
>
討論
一枝草一點露
(
國一孝--鄉土文學
)
(林彥佑, 2018-02-27 20:22)
1
人
1樓
一枝草一點露
這些掙扎於勞苦之中的「田莊人」,雖然謀生艱難,卻有頑強的生命力,這是洪醒夫描寫的另一重點。這些種了數千年「看天田」的中國農民是認命的,他們並不想與命運對抗,甚至以「認命」作為化解其現實苦難的一種自我慰藉。然而在這種似乎軟弱的無可奈何之中,實隱埋著一股頑強、堅忍的生存力量。洪醒夫反覆描寫了農民的一種信念:「一枝草一點露,不管是貓是狗,它們會有自己的天地」(黑面慶仔);日子苦是苦,生得下來,就應該活下去。(金樹坐在灶坑前)這正是一種人無分窮富、貴賤,都無法被剝奪的生存權利。它顯露了特定環境下的中國農民特有的一種人生觀,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柢。
一枝草一點露,這即是一種善良的情懷,也是一種生存的自信。洪醒夫筆下的農民,大多將他們的希望寄託於下一代身上,堅信下一代一定會擺脫困窘,過比他們更好的生活。為此,他們傾力栽培下一代。反過來,只要是未被城市污染的下一代,也大多能孝敬他們的長輩。〈吾土〉中的兒子們為父母治病而賣盡田產,而父母在得知實情後,感嘆其拖累子孫至此而自殺。上輩人以後代人創造一個好一點的生活環境和前途為己任,而後輩人也能將心比心,體會父母的苦心,將孝敬、撫養負母當做自己應盡的責任。這正說明了中國傳統的家庭關係準則和倫理道德規範仍深深地扎根於廣大的農村。
貧困農民的頑強生命力和生存的自信,提升為做人的尊嚴,成為農民性格的閃亮點。洪醒夫對此重筆刻劃。如〈傻二的婚事〉中因從小生活艱苦而瘦小體弱的傻二,為證明自己不是「最差」,明知被人愚弄,仍有求必應地與傻大進行各種比試。當他扭著傷腳堅持跑完最後的路程時,生命的一切遺憾和「偉力」都在此顯現。如〈四叔〉中到有錢人家作客的四叔貌似不懂主人的歧視,其實他心知肚明,並自有其一套準則,從而提升了自己:「別人無禮,我們不可無禮!」黃春明曾寫道:「當我回過頭去觀看中華民族歷史的時候,最令我感動的,不是帝王將相、仁人志士,而是那些沒沒無聞的小人物,他們無視人們的嘲笑,不想在歷史上占有地位,他們只是一步步地走著,用種種方式讓自己的子孫一代代活下去。」這也正可以當做洪醒夫創作的一個最好的註腳。
個人獨特的寫作風格
心得:我覺得這篇文章表現出務農人很辛苦,有時都有一餐沒一餐,老一輩生病都說不用給醫生看,自己就會好了,這句讓我真的是很感動。
回應
Copyright © YUNG-NIAN Catholic High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
建置
這些掙扎於勞苦之中的「田莊人」,雖然謀生艱難,卻有頑強的生命力,這是洪醒夫描寫的另一重點。這些種了數千年「看天田」的中國農民是認命的,他們並不想與命運對抗,甚至以「認命」作為化解其現實苦難的一種自我慰藉。然而在這種似乎軟弱的無可奈何之中,實隱埋著一股頑強、堅忍的生存力量。洪醒夫反覆描寫了農民的一種信念:「一枝草一點露,不管是貓是狗,它們會有自己的天地」(黑面慶仔);日子苦是苦,生得下來,就應該活下去。(金樹坐在灶坑前)這正是一種人無分窮富、貴賤,都無法被剝奪的生存權利。它顯露了特定環境下的中國農民特有的一種人生觀,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柢。
一枝草一點露,這即是一種善良的情懷,也是一種生存的自信。洪醒夫筆下的農民,大多將他們的希望寄託於下一代身上,堅信下一代一定會擺脫困窘,過比他們更好的生活。為此,他們傾力栽培下一代。反過來,只要是未被城市污染的下一代,也大多能孝敬他們的長輩。〈吾土〉中的兒子們為父母治病而賣盡田產,而父母在得知實情後,感嘆其拖累子孫至此而自殺。上輩人以後代人創造一個好一點的生活環境和前途為己任,而後輩人也能將心比心,體會父母的苦心,將孝敬、撫養負母當做自己應盡的責任。這正說明了中國傳統的家庭關係準則和倫理道德規範仍深深地扎根於廣大的農村。
貧困農民的頑強生命力和生存的自信,提升為做人的尊嚴,成為農民性格的閃亮點。洪醒夫對此重筆刻劃。如〈傻二的婚事〉中因從小生活艱苦而瘦小體弱的傻二,為證明自己不是「最差」,明知被人愚弄,仍有求必應地與傻大進行各種比試。當他扭著傷腳堅持跑完最後的路程時,生命的一切遺憾和「偉力」都在此顯現。如〈四叔〉中到有錢人家作客的四叔貌似不懂主人的歧視,其實他心知肚明,並自有其一套準則,從而提升了自己:「別人無禮,我們不可無禮!」黃春明曾寫道:「當我回過頭去觀看中華民族歷史的時候,最令我感動的,不是帝王將相、仁人志士,而是那些沒沒無聞的小人物,他們無視人們的嘲笑,不想在歷史上占有地位,他們只是一步步地走著,用種種方式讓自己的子孫一代代活下去。」這也正可以當做洪醒夫創作的一個最好的註腳。
個人獨特的寫作風格
心得:我覺得這篇文章表現出務農人很辛苦,有時都有一餐沒一餐,老一輩生病都說不用給醫生看,自己就會好了,這句讓我真的是很感動。